看火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唐谍影 > 第102章:帝后之书

第102章:帝后之书(1 / 1)

高阳公主却以为他说的是别人,嘴里“嗯”了一声,道:“王叔,这件任务为何与长孙皇后有关系呢?”

李元景道:“长孙皇后去世以后,她身边的一个贴身侍女,将一本名叫《女则》的书呈送给圣人,说这本书乃长孙皇后亲趣÷阁所写,圣人看了这部《女则》,大为震惊,倍感懊悔,说道:‘自后入后宫,多闻规谏之言。今不复闻其善言,思失一良臣也。’

“原来长孙皇后生前不但一身作则,垂范后宫,而且经常废寝忘食学习历代典籍,总结后宫得失,规范后宫礼仪,勤加努力,写成了这部可以指导我大唐后世后宫规仪的经典之作,其良苦用心感天震地。圣人看完之后,曾专门下了一道谕旨,亲趣÷阁写道:‘可做百代之典范’,并要求后辈皇后以此书为范本,规范自己言行。”

高阳公主道:“这件事依稀能想起一些,确实有这么一回事,只不过听说除了一本《女则》,还有一本《天后》,长孙皇后留下二部书。”

李元景道:“不错,长孙皇后写成此书之后,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不但将其藏了一起来,而且曾经有一段时间打算将自己这部心血之作付之一炬,后来还是在哪位献书侍女的坚持下,才保留了下来。

“这部《女则》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叫《女则》,其内容主要是规范后宫宫人。下卷叫《天后》,其内容则以规范皇后言行举止为主。此后,圣人曾下令刊印此书,最终却因为其它事情不了了之。

“一个月前,圣人准备给大唐后世帝王写一部《帝范》,才想起了长孙皇后当年曾今写就的《女则》一书,急忙差人去寻找这部书,结果长孙皇后这部《女则》竟然不翼而飞,查遍整个后宫都没有找到,又差人在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国子监、秘书省、弘文馆等处四处搜寻,均没有找到。

“圣人下令,无论如何要找到此书,并传下一道密旨,凡大唐后世每代皇后都须熟读《女则》、《帝后》,并将其融会贯通,用以规范帝后礼仪。凡大唐后世每代皇帝都须熟读《帝范》,按照书上的内容规范其言行,否则,就不配成为大唐的皇帝皇后。”

高阳公主道:“王叔,父皇真有这样的密旨?我怎么不知道。”

李元景道:“你一个女娃娃家,怎么会知道这些事情。既然是密旨,知道的人肯定不多。况且,你对这等事情也不感兴趣,自然就不知道了。”

高阳公主道:“那倒也是,我知道了又能做什么。”

柳诗诗道:“长孙皇后这本《女则》又怎么会消失呢?这么重要的事情,当年怎么没有专人保护。”

李元景道:“可不是吗。这件事要是发生在普通家庭,也能让人理解,可是发生在皇宫禁内,却让人匪夷所思。”

柳诗诗道:“是不是被那献书的侍女监守自盗,问问她不就清楚了么?”

李元景道:“问题是这个侍女献书之后,也莫名其妙的消失了,直到现在,没有人知道她在哪里。如今圣人颁下密旨,不惜代价找到这部《女则》,整个朝廷上下,都在为此事明争暗斗。”

高阳公主轻轻一笑,道:“不就一部书籍么,用得着这么大动干戈,兴师动众吗?父皇也真是的,干嘛要颁下这么一道密旨。”

李元景眼睛一瞪,小声道:“你忒也大胆,这句话传到你父皇耳中,看他不重罚与你。”

高阳公主道:“一定是哪个奸佞之臣给父皇尽了谗言,才让他这么做的。”

李元景道:“你说这话也不是没有可能,但这件事牵扯甚广,也不是一二句话可以讲清楚的。既然你父皇颁下密旨,自然有他的道理。如今因为这部《女则》,朝廷里已经是暗流涌动,永无宁日了。”

高阳公主神色一凛,道:“王叔,真有这么严重?”

李元景略微沉吟片刻,忧心忡忡的低声道:“岂止严重,简直是地动山摇。你父皇这道密旨一下,谁将成为未来大唐母仪天下的皇后便与这《女则》和《天后》密不可少,得这两部书者得大唐皇后之位。

“历来皇后之争表面是上皇家之事,其实是事关社稷兴衰荣辱的大事,朝臣们本来就是未来皇后人选颇为关注,你争我夺,好不热闹。今后各方为了争夺皇后之位,自然又会将争夺重点转移到这两部书的争夺上来,朝局的变数也因为有了这两部书的出现而变得更加严峻。高阳,你说这是严重?还是不严重?”

高阳眉头紧锁,早已听出李元景话中之意,既感到这件事来得突兀,又觉得事关重大,却非等闲之事,说道:“王叔这么一说,这事确实严重。”

李元景道:“据我所知,朝中已有人开始着力安排人手,争夺起这两部书。”他目光转向柳诗诗,凝视着她说:“十几天前,你在马嵬驿遇到的刺杀李勣一案,表面是薛延陀部一次报复行动,实则也与这两部书的争夺有莫大关系,也与未来朝局走向有莫大关系。”

高阳公主和柳诗诗不约而同的“啊”了一声,但二人口中“啊”的意义不同,高阳公主是觉得此事太过突兀,竟然会牵扯到朝廷大臣被人行刺之事,大为意想不到。而柳诗诗嘴里的“啊”却是另外一层意思。

她脑子里自然而然的想起那个目光热切而此刻正被关在大理寺大牢中的阿史那,若说阿史那领导的刺杀小组也跟这两部书有关,对她来说真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别说阿史那胡人,即便不是胡人是个唐人,他也绝无可能会和这件事情扯上关系。

要说李勣和这件事有关,也许还有这么可能,但为了争夺两部书而谋杀一个当朝大臣,风险是不是过于大了些?而且这件事的幕后主使到底是谁?跟阿史那有没有关系?

这些问题在柳诗诗大脑中飞快转动起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ooktxt.net。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booktxt.net

最新小说: 九零福运小俏媳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谍海偷天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八零好福妻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