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火小说 > 历史军事 > 名士倾国 > 第119章 因势利导

第119章 因势利导(1 / 1)

应奴自然不能理解冉操的想法,他不明白,为什么被祝长史以及那些士族中人知道了少主的行踪,以及少主和陆纳在一起这件事,反而还是一件好事。

如果真是好事,那为什么少主不一早,便将这件事情公布出去呢?

应奴当然理解不了,因为就连冉操,也是突然之间听说了这个消息,才突然想到更深层次的一些事情。

贺亮说得好,此一时,彼一时也!

时局不断在变化着,而许多有利的因素和条件,也有可能变成不利。

而一些不利的条件,却会变得有利。

故而,聪明的人,要学会因势利导,学会如何随着时局的变化而改变,从而将一些不利的因素也能适当运用,让不利变为有利。

冉操自然是聪明人,所以他擅长这个。

听到应奴给的消息,冉操不但没有镇定失措,反而更加镇定!

因为冉操知道,现在有人更加慌张,这些人就是祝长史以及会稽郡本地的士族。

赈灾檄文、谢氏捐助,这些都没能让会稽本地的士族感到压力,是因为什么?

自然,是他们不在乎这些。

被谢氏这个北迁的士族压了一头,这些本地士族真的忍不下吗?

错,他们能忍!

那一篇赈灾檄文,真的能唤起他们的良知吗?

还是错,这些人的眼中只有自己,哪里还有什么良知?

生逢乱世,一个人想要好好地活下去都非常困难,更何况这些家族都是一大家子的人。

他们不先为自己着想,那谁来替他们着想?

眼下,真正你能让这些士族沉不住气的,只有一个人!

这个人,当然就是苏景!

要这些士族肯捐献足够多的钱粮,那得看他们能够得到什么。

名誉,这些人都不需要,因为他们已经是士族了。

钱财……开玩笑呢,本来就是要他们给钱财。

除了名誉和钱财,试问还有什么能让他们追逐呢?

还真有,那就是冉操!

或者说,是大名鼎鼎的刘尹之子。

而且还是一个非常可恶的家伙!

不难想象得到,会稽这些士族对这个刘尹之子的憎恶。

如果不是他,祝家又何必把自己的嫡系子弟给逐出家门?

如果不是他,以五百言诗劝谏陆纳,哪里又会有这一次赈灾的风波呢?

毫无疑问,在某些人看来,这一切事情的罪魁祸首,就是这个刘尹之子了!

所以,他们肯定会提防着冉操的。

如果冉操在陆府居住,并且还让陆纳对他言听计从,祝长史和贺亮这些人,心里不打鼓才怪!

这个刘尹之子,到底要干什么?

祝玄之等人,晚上果然没有散去,就在议论这件事情。

这些人当众,如果说和冉操关系最差劲的,自然就非祝玄之莫属了!

但祝玄之可不是他那个毛都还没长齐,就狂妄自大的儿子,他要老谋深算得多。

至少在说话之前,祝玄之是经过大脑的,而且他还先察看了一番在场人的神色,见到大家的脸上都露出担忧的表情,这才故作长叹,开口说道:“堂堂一个钦封的使君,居然向一个布衣求策文教,而且还言听计从,咱们这位陆使君的风度雅量,倒也是天下少有啊!”

一开口,就都是赞扬陆纳的话,但实际上却暗含嘲讽,说陆纳对这个刘苏唯命是从,这哪里是有风度有雅量?分明就是有失陆氏子弟的身份嘛!

不但如此,还连朝廷钦封的身份面子也一并失去了。

这就是古代人所谓的高低之见,与门户之见,是息息相关的!

众人闻言,更是叹息。

但是,也没有人开口,都在皱眉揣摩。

祝玄之见到大家都这样,便也皱起眉头。

他也担心,怕这些人迫于压力,便对他阳奉阴违,却暗地里投靠了陆纳认输。

因为这个刘尹之子一篇劝谏诗和一篇檄文,来势汹汹,又有谢氏在旁边唱和,这些人的心思祝玄之就很难琢磨了。

人心隔肚皮,谁知道这些人,心中会不会已经生出惧意?

所以祝玄之得想办法,把这些人都稳定下来,他只好开口说道:“贺三郎,依你之见,这一次郡城之中诸事,都是谁挑起来的?”

这还用问?

贺亮答道:“自然便是这个刘尹之子!此子,甚不简单呐。”

祝玄之顺势道:“不错,此子确实不是一个简单人物!他不简单的地方,还是他的身世。听说此子不过乃是刘尹生前庶出之子,而且刘尹还一直不敢将他领回家中,直到弥留之际才迫不得已命他还家的,后来刘尹亡故,公主便复归皇宫,不再留恋刘府。”

祝玄之居然说起了刘苏的身世来,而且还着重点出了公主这个方面,详细地叙说一番。

他的用意,自然是要帮助公主,和刘府以及这个刘苏,撇清楚关系。

因为他担心有人,忌讳这个嘛!

果然,听了这个消息,许多人的眉头都舒展开了。

丁氏家主问道:“祝长史,方才所说可都属实?”

祝玄之哈哈一笑,答道:“如若不然,难道我还敢拼上家族来欺骗于你们吗?”

这番话的意思,就很简单直接明了。

为什么会是拼上家族呢?

因为祝玄之接下来的动作,肯定就是和这个刘尹之子不对付了!

刘苏不是要赈灾吗?

我们就偏不!

这是祝玄之的心思,自然也是大家的心思。

于是这些人凑在一起,经过一番商议之后,都达成了一个共识。

然后,便由祝玄之起草,再由这些士族望姓一起署名,大家联合向陆纳写了一份告书,这份告书的内容,自然便是关于赈灾之事。

但是他们却并没有提自己要捐献多少,而是向陆纳询问这个所谓的刘尹之子,代表着京口刘氏以及皇室宗亲的刘苏,这一次又是写诗劝谏又是写檄文的,他到底捐没捐钱粮吗?

要是他一分钱粮都没捐助,那岂不是招人耻笑?

这份告书,直接便被加封,连夜送往陆府。

然后,祝玄之与一众人互相告别,约好第二天共同等候和应付陆纳。

最新小说: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解构诡异全文 大唐无双皇子 红警之崛起南洋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绝对征服系统 皇家娱乐指南 超能暴乱 温柔坠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