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火小说 > 历史军事 > 平凡的明穿生活传 > 第三十三章 府试

第三十三章 府试(1 / 1)

李典吏大大咧咧的,他吃得酒足饭饱,也不理会别人的心情,直截了当提出了心中疑问。

刚才在河边之时,他已经偷听了村民们闲言碎语,确定无误这个贫穷小山村靠着橡子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更何况,他在村子这家富户家中更是看到了实实在在的东西。这富户恰好就是那十数年前嫁来李二娘家,现在居然鸡鸭满院子,牲畜成群好不富裕。

这橡子果然是一副大财啊,不容错过了!想到这里李典吏满脸横肉,眯缝着小眼睛,露出一点点贪婪之色来。

没想到李典吏话一出口,陪坐的村民们顿时都惊呆了,个个闭紧了嘴巴,再也不肯言语了。谁都不愿意到嘴肥肉被人狠咬一口,毕竟这是李家坳共同的秘密!不是么?

“……”

院子里声音立刻安静下来,就连李典吏的手下们也察觉不对劲儿,吆喝声渐渐停下来。

李典吏对窦老爷子们的沉默大为不满,他慢慢挣圆眼睛:“怎么?这点小秘密也不愿意说,还是看不起老爷我?”

他满嘴酒气,臭烘烘的口味儿直喷对面那老头。那老头也慌了手脚,他猖狂四顾,忽然间把目光就集中到了主人身上。

那主人家出来待客的却是那十六、七岁半大小子,大伙儿都可怜地看着那半大小子,希望他出来说一句话语。

那半大小子何曾见过世面知道那些勾心斗角的勾当,他本来就最最憨直不过,对家中老爹与二郎频频让利的行为早就看不过眼睛。

此时看那官吏吃他家的,拿他家的,居然还想着把小山村村民们谋身之道也白白拿走,顿时就愤愤然。

“不知道!……没有什么秘密!”

说完,那半大小子摔手离席,尽然头也不回进屋了!把个李典吏李老爷活生生凉在当场,大家顿时都傻眼了!

只有那李典吏不露声色,眼中突然闪现出一阵凶光来!

“哈哈!不愿意说就算啦!喝酒……吃菜啊!”

……

李典吏是一肚子怒气气冲冲离开了李家坳,虽说李家坳的村民硬塞给他鸡啊鸭啊什么的一大堆破烂,他仍旧忍不住发怒!

从偷听来的闲言碎语,李典吏已经确定这小小李家坳果然发财了!今年捡拾的橡子大概有两三千棵树、十数万斤之多。

就算那橡子面每斤不过白米价格一半,这些橡子也大概值当数十万文钱呢。更何况他还亲眼所见,李家坳将橡子喂猪养鸡,其中利润再涨一番,每年怕不有七八百两银钱?

想到这里他就愤愤不平。那李家坳果然奸猾,竟然两百多贯钱就买了十多个山头,还都是橡子树木较为集中的荒山野岭。那群穷酸果然赚大了啊!

李典吏心头一片火热,恨不得肋生双翅赶紧回家,他要和大房好生商议一番,拿出最快的速度买下大大地盘,他也看好橡子这项新营生。

至于说橡子的秘密他倒不担心,那李家坳毕竟有李氏家族的两户人家在,随时都可以搞清楚他们到底怎么变废为宝,发财的。

“可恶!就是那王大郎太可恶了!果然是李二娘的儿子,生得一般泼辣,毫无二致!却是要他知道知道我李二爷长三只眼!”

李典吏回想着刚才场景,仍旧是愤愤不。

这一日他行动果然敏捷,回去之后就说动了大房,两家人筹足千两白银,却是第二天就要赶回县衙找到县令大人,办理相关手续的。

李家大房考虑的是小少爷中了秀才,少不得还要花费大量银钱上下打点,争取考上举人老爷,从而恢复旧日的荣光。

李家二房考虑的是有新的营生,这才好迎接下一任的县令老爷,牢牢把握住临淮县最肥的美缺——户房主事。

当然了,这两房不会主动告诉三房、四房、五房消息,人家听说正在四处想办法,打算趁着灾年饥荒向朝廷捐一个监生,当个假秀才,有钱呢!

李典吏怀着异样心情喜孜孜去了临淮县县衙,没提防这一次童县令老爷似乎闻到了什么腥味儿,居然把那荒山野岭的价格生生提高了一倍!

“他娘的,也就晚了半个月功夫,老子千两白银却只买了30多里荒山,太他妈的黑心了!”

李典吏勃然大怒。他办好所有过户手续,尤自心有不甘暗暗吐槽。没想到童县令突然来了这么一手,竟然让李氏家族的收益整整少了一半有余啊!

“你个李家坳!尽然得了如此便宜,我须饶不了你们!”

李典吏目露凶光,出得县令大堂就懊恼不已。他不敢得罪那进士出身的七品县令大人,却是把一肚子邪火完全转到了李家坳头上,尤其是那李二娘的一家人!

“哼哼!老子说过要水中鱼蟹尽,山中麋鹿尽,田中米谷尽,村里百姓尽。”

“这次须不会放过你们王家!吃老子的,给老子吐出来!抢老子的,给老子赔过来!王家你等着吧!”

不知不觉中,傻小子王昆已经得罪了不该得罪之凶神恶煞。而此时此刻,他的好兄弟好父亲都还没有回来呢,王家就悄悄陷入了危机中……

——————————————

从这年起,凤阳府五州十三县就进入了丰水年份,一直持续很多年以后。

天麻麻亮,雨水还稀稀落落的王氏父子却早早起床,朝着凤阳书院的方向走去。

凤阳书院是凤阳县城内最大之书院,其实也就是凤阳府官办府学之所在地。这处书院,同样是此次凤阳府府试之所在地也。

王氏父子却是来凤阳府府治凤阳县城好些日子了,他们好容易才在河东书院外面不远的“有间客栈”找到租房,却是还想要在这里住到半年以后的。

王氏父子租下客房,除了要在这里等候王匡参加府试之外,王僮王老爹还想着把家中橡子面、橡子酒、野雉鸡等物给卖到这凤阳县城所在地来。

这凤阳县城本是在原大明王朝的中都城里面。大明王朝开天辟地之时,洪武爷故乡就在凤阳府,因此,其还未夺得天下之时即已然开始建设中都凤阳了,此城之历史不可谓不悠久啊!

洪武二年九月,中都开始建设。整个工程大约动用工匠9万人,军士14万人,民夫更是多达50万余人,外加还有各地移民近20万余人也。

如果再加南方各省、州、府、县和外地卫、所负责烧制城砖之工匠,各地采运木料、石材、供应粮草之役夫,中都城建设用工总人数多达100万,那是要建周长五十里规模之巨城也!

除中都之外,洪武爷还同时在凤阳府附近开建皇陵,主要建筑有皇城、砖城、土城三道,皇陵同样也是气势宏伟的之浩大工程也。

这浩大工程不容易啊,为此洪武爷不惜工本从各地迁移富户以便充实凤阳府之人口。凤阳府下辖五州十三县,当时人口不过编户七万九千一百七,约四十二万七千三百三,真正地广人稀啊。

明初强制迁徙各地的大族富户移民充实凤阳五州十三县,这政策一直持续至永乐年间,涉及人口几达百万人之巨。至弘治四年,共编户十九万五千一十,人口约一百九十三万一千一百八余人。

然,即便如此,中都城也不得不在开建六年之后嘎然而止,从此彻底废除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繁华。空荡荡的老中都城,就像一个僵死之庞然大物一般。再后来它就变为一件古董,就像那古窑里废弃的陶瓷……再也没有恢复过元气了。

有人传说,那是因为迁移人口太多导致当地物价飞涨,当地土人纷纷外出乞讨谋生。也有人说那移民之策不得人心,很多江南来的富裕人家思念家乡,总是挖空心思扮作乞丐想回家看看。

洪武爷修建中都过程中甚至流传了这样的顺口溜,百禁不止呢。——“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从此凤阳乞丐闻名天下!

这首大逆不道之词不知何时传入洪武爷耳中,令他一时间心灰意冷,最后在中都即将修建成功之际却突然废弃这座城市。从此,凤阳府府治再也没有修起围墙,竟然成为了中都废墟之上的一座不设防之县城。

中都城虽说当初修建设想十分浩大,但是毕竟从来没有真正完工过,就连中都城围墙也大都垮塌化为泥土。如今这凤阳县城建立在中都废墟之上,竟然连城墙也没有建成!城内也就只有二、三万户,十多万口人,只是比那数十里外临淮县城好上数倍罢了。

那王匡所去之凤阳书院,实乃原来中都城中之国子监所在。只是中都既废,国子监也就没有维持多久,其空出偌大地盘后来被改造为凤阳书院,招收五州十三县之秀才、童生们入读,也还兼做府试考场罢了。

那王匡此次要参加之府试,实由凤阳府知府大人唐葵主持。凤阳县附近临近数县含临淮县在内,儒生大都于此处考试争夺童生资格。

此刻,外面天色才刚刚亮了些,那学府山门之外已经站满上千考生,正屏气凝神等待着考场大门开启呢。

“阿爹,您回去吧,这次我定会考得好名次!”

王匡接过沉重背橱,坚定对王僮老爹说道。

……

最新小说: 温柔坠落 绝对征服系统 解构诡异全文 超能暴乱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大唐无双皇子 皇家娱乐指南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红警之崛起南洋